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城市系 赵志伟
前 言
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非谓有大楼也,而是有大师也。推而广之,这句话揭示了这样的真理:如果说育人是任何学校的神圣职责的话,那么,教师就是这神圣职责的践履者,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有无和多寡是衡量一所学校的重要标准;如果说学识渊博是一个好老师的充分条件的话,那么,品德高尚就是一个好老师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
师德不仅关系到老师自身,还关系到学校的实力,更关系到学生的未来。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 提高
何谓教师?
孔子提出的标准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汉代的杨雄指出:“师者,人之二楷模也。”
唐代的韩愈说:“传道、授业、解惑也。”
近代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倡导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务更高尚的了。”
以上说法,一言以蔽之,教师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楷模。
1.重要的意义:关系到教师的形象和学生的成长
邓小平同志指出:“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8页,人民出版社,1978年)造就一支献身教育事业,勇于创新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不断拓宽知识传授的范围,教师职业道德也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增添着新的内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好。
1.1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教育和教学过程是师生不断交往、互动的过程,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可使学
生逐步把教学纪律、规范和教诲及要求渐渐地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需求,进而把讲文明、求真知、树正气作为自觉行为。总之,教师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强烈的示范性和典型性。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学校所需要的名师不仅要学富五车,教学有方,更要师德高尚,传道、授业与解惑并举。我们所培养的高徒,也绝不仅仅是业务尖子,还要成为“四有”新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1.2教师的良师益友作用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把教书育人看作一条重要的师德风范。在民主革命时期,不少民主教育家就是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自觉教书育人。如杨昌济先生就有“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的教育目的。毛泽东、蔡和森走上革命道路就是与杨先生的教育分不开的。所以,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对学生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人格上的感召力。教师的道德教育对青少年心灵发展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处罚和奖励都不能替代的。
2.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和学生成长
近年来,各级学校通过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教师职业道德总体状况是好的、健康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师职业道德上涌现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事业心减退
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缺乏事业心,专业思想不稳定,不是把教育事业看作“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不积极主动地从事工作,而是把教育事业当作单纯的生存手段。在认识上,一些人认为教师社会地位低,经济待遇差,有机会就想调离工作岗位;在情感上,存在着疏忽本职工作,无心投入教学的现象;在行为上,存在着对待工作敷衍了事,不备课上讲台,迟到早退,不批改作业,得过且过的现象,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人民教师。
2.2责任感萎缩
教育性、示范性是教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便成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然而令人忧虑的是,在部分教师身上,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不同程度地出现萎缩现象。有的教师弄虚作假,追逐名利;有的教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不愿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有的教师甚至利用讲台发牢骚,散布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造成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错误;有的教师不注意个人修养,不顾职业形象,言语粗俗,行为放荡,完全丧失了为人师表的起码条件。
2.3进取心减弱
在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进取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但部分教师或因事业无成,或因年事已高,或因缺乏工作热情而不研究教育规律,不研究教育改革,不研究学生情况, 不撰写教研文章,不注意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上课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
产生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教师的教育认识出现偏差。部分教师的教育思想与党的教育方针出现偏离,重智育轻德育,只授业、不传道;只管学业,不管思想;也有的教师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只重培养优生,而轻培养差生。二是教育的主管部门评价产生偏颇。地方党政部门,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考核评估体系中,虽然把师德提到首位,但在具体操作中,在评职晋级中仍然只片面看文凭与其他硬件,对教师师德的考核只是写在纸上的空泛的“软指标”,这必然导致教师不愿牺牲个人利益而全心全意投入人民的教育事业的结果。
上述问题虽属支流,在教师队伍中也仅仅是少数,但对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却不能低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是党中央对教育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必须把加深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首位。
3.对策和建议:为了教师的形象和学生的成长
随着社会道德的滑坡,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有滑坡的迹象。尽管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是并非不可救药。只要我们坚信作为人类文明传承的代言人和时代良知的捍卫这的教师具有特殊职业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改进的前景依然是光明的。这就要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要结合学习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认真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总体规划和分阶段具体要求,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操作性强。
3.1加强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要充分利用每周的政治学习时间和各种宣传媒体,对教师进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教育,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增强时代责任感、使命感。在学习中开展教师重教的活动,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坚定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加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准。
3.2注重教育,用崇高的使命激励人
这就要不断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基本权利和责任义务。加强师德修养,努力做到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是这些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学校要结合滋生的工作和思想道德实际,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职业思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精神,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使师德教育纳入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
3.3切实引导,用生动的形式吸引人
这就是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教师的道德行为由不经常的行为转化为高尚的品质,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这既是师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师德教育的归宿点。学校党政工团要按照各自的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职责,强化灌输与渗透。如在教职工中开展评文明科室、学科带头人、教学标兵、优质课评比,外出参观革命圣地、教育基地,请专家学者,参加各项公益活动等。通过开展活动延伸师德教育,使广大教师认识到: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学校无小事,事事为教育,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敬业、务实、爱国、奉献的师德风尚的形成,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4坚持务实,用有效的方式帮助人
这就要求做到不但要解决思想问题,而且要解决实质困难,并做到二者的结合。帮助教师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解决后顾之忧。为教师办实事,为教师工作排忧解难。尊重知识和人才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教师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的素质是办好教育的关键。应加大投入,使学校环境建设、硬件设施和校园面貌有大的改观,使教师有一个好的心情和幽雅的环境,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去。
3.5完善考评,用正确的方向引导人
这就要做到表彰先进,完善评优机制,及时发现和总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思想,使广大教师对符合师德要求的行为产生由衷的敬慕心理,由此形成学习先进的良好风气。反对和抵制违反师德的思想行为,并在具体工作中做出向善的选择。在职称评定、评优晋级、提拔任用上,把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作为重点考核内容。
结 束 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十七大”精神,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进取,为国家的美好明天、学校的美好明天、学生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8页,人民出版社,1978年
2、《教育:来自实践的思考》赵泽碧著 第一章 第58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3、《当代教育学》袁振国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年
4、《教育通论》郑金洲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资料来源:教务处]